彼此照亮 共赴研途‖化工F3-4115全员上岸!

作者: 时间:2025-05-13 点击数:

初夏的风掠过校园,带来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在化学工程学院F3-4115寝室里,四位男生用四年的坚持与默契,交出了一份耀眼的答卷:全员考研上岸!黄麒安圆梦湖南大学,余松涛挺进郑州大学,周生朔逆袭哈尔滨工程大学,张陆丰调剂新疆大学。这是四个年轻人日夜兼程的奋斗,也是寝室里从未熄灭的相互鼓励的灯火,更是老师们四年如一日的悉心栽培。“从大一起,老师们就常提醒我们‘厚积薄发’,而我们也真的成了彼此的‘研途战友’。”回忆这段奋斗旅程,他们笑着说道。

不同的性格,相同的目标

这间寝室被同学们戏称为“考研自习室分部”,书架上挤满专业教材,桌角贴着密密麻麻的复习计划,就连闲聊时也常蹦出“文献综述”“专业课重点”这样的关键词。四人性格迥异:张陆丰是雷厉风行的“计划控”,周生朔是沉稳细致的“笔记达人”,余松涛擅长用冷幽默缓解压力,黄麒安总在关键时刻给全寝室“打鸡血”。大学四年里,他们默契地保持着相同的节奏:早六点的闹钟此起彼伏,深夜的台灯彼此映照,考试周的资料共享从不藏私。“我们约好,谁先起床就挨个‘人工叫醒’其他人。”备考期间,这样的细节成了常态。当有人因模拟考失利而沮丧时,其他三个人的安慰总是具体到“这道题我来教你”;当一志愿结果公布时,所有人屏住呼吸,一起见证奋斗结果;到了调剂阶段,一起熬夜筛选学校、修改简历。“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早就在双非一志愿失败时就放弃了。”调剂上岸新疆大学的张陆丰感慨道。

师者如光,“护航人”相伴

考研路上,学院的关怀始终如春风化雨,浸润着这群追梦学子的心田。早在备考初期,学院便精心策划“研途引航”系列活动——组织高分上岸的学长学姐轮番开讲,从院校选择到复习规划,毫无保留地分享实战经验;在冲刺阶段送上“独家温暖”,寒冷的冬天,学院准备的“暖心加油包”里塞满了老师们对同学们的祝福。在调剂阶段,学院发挥导师优势,集中优势力量,组成管理服务团队,扩充消息来源,把年轻博士教工的优势资源转化为研考高质量调剂录取上。

征途再起,未来无限可能

考研复试已结束,这间寝室的故事仍在继续。四人并未因“上岸”而松懈一刻——录取湖南大学的黄麒安提前联系导师,开始研读课题组文献;录取郑州大学的余松涛每天打卡英语口语,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做准备;录取新疆大学的张陆丰笑称“提前适应西部时差”,白天去图书馆看文献,傍晚去操场跑步锻炼;录取哈工程的周生朔,则埋头恶补绘图技能。他们的书桌上,考研资料已换成专业领域的学习笔记。“录取只是起点,挑战还在后面。”四人异口同声。

奔赴山海,拥抱花开!相知相遇,相伴同行!四年,他们以宿舍为起点,与志同道合的人携手攀登更高的山峰。致敬每一个正在奔赴理想的人,愿更多的化大学子明年能笑着对自己说:“感谢拼尽全力的自己”。2026考研人,加油!

版权所有: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