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化学工程学院 张本贵
张本贵,男,汉族,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教研室主任,1982年10月生,2012年11月入党,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
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他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干净 担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他始终坚信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是践行优秀党员表率作用的最好体现,努力提升自我素质,工作中兢兢业业、谦虚谨慎,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他的奋斗目标。他锲而不舍地钻研、长期默默地奉献,始终以自己的执著、坚守、努力与奋斗实践着自己对教学育人和科学创新的坚持、对人生的崇高追求,实践着他入党时的誓言。他认为,教育和研究,是他的职业也是志向,只有不断追求卓越,做得更好,也是作为一名党员和高校教师本职和应尽之责。
一、党务工作
在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将基层支部的建设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张本贵同志担任林产能源化工教研室支部书记期间,带领林产能源化工教研室支部获得校级三星支部荣誉称号(2020),支部积极培养并成功发展预备党员1名(李双明同志)。2020年的林产能源化工教研室支部,有3名教师全程参与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2020年)工作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2020年),充分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二、潜心教书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张本贵同志在教学工作中,热爱教育、关爱学生。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承担本科生“天然产物化学”的教学工作,每次课前他都要做足准备,对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如何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阅读最新或经典文献,在加深对天然产物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考虑到天然产物化学中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多、理解掌握难度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采用课堂讲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主动课下学习,翻转课堂充分进行互动,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天然产物化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张本贵同志热爱教书育人事业,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力量为己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2019年),省级一等奖2项(2015年,2017年),省级二等奖1项(2020年),他也被授予辽宁省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荣誉。在张本贵同志的内心,“教师”才是自己的“第一身份”。他坚信业精于勤,把能利用的一切时间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坚持每周三晚上和学生开组会。除了经常推荐一些最新文献给学生,他也会亲自看、亲自讲。他经常把相关学术杂志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大家,遇到与课题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章,他还会通过微信及时发给相关同学。他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进步。他已指导毕业研究生2名,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王琦2019,王飞飞2020,赵明慧2021),其中获评辽宁省优秀毕业生1人(王飞飞2020)。
三、专心科研创新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张本贵同志潜心研究、拼搏进取,入选了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2015年),先后获得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6),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2019年)。
张本贵同志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储能电池新材料、膜分离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参加工作以来,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的一区TOP论文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
四、热心学科建设
张本贵同志参与了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2019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2020年)工作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2020年)。
多年来,张本贵同志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无私奉献,他凭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着敬业的精神,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把对教育和科技事业的一片赤诚融于他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教育之花、科技之果,他生动的诠释了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担当和高校青年教师应有的模样。